剖析中国游艇码头行业 - 德普动态 - 德普浮桥-景观浮桥,仿古浮桥,交通舟桥,铝合金桥梁,人行天桥-浮桥领导品牌

剖析中国游艇码头行业

清远德普浮桥有限公司 2019-04-15 16:01:34

广州德立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辉先生 
    广州德立游艇码头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,是一家提供咨询、规划、设计、建造、投资、运营的综合服务商,至今已完成国内外超过1000个码头工程项目,曾受邀参与交通部游艇码头相关标准的编制,以及多个地方标准的起草和编制,独家编制广东省游艇码头、浮桥检验标准,得到了众多政府领导、开发业主及合作单位的好评。董事长刘洪辉先生更是深得码头工程建设的精要,他将会带来怎样独特的见解?


 
1.海之蓝:您对国内游艇产业,特别是游艇港的发展和现状有何看法?
 
刘洪辉:首先,我认为整个中国游艇的定位应该是出现了很大的偏差,原来那些动不动就要大投资、高享受的高大上观点,误导了对游艇的理解。在香港或者国外你会发现,游艇并不完全是一个奢侈品,反而是一种很好的水上休闲生活方式。我接触过很多香港玩家,都是刚接触游艇的人,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休闲运动,买一条小船或合伙卖船门槛很低,玩一次也花不了多少钱。
 
第二,从投资角度来看游艇码头投入太大,满足基本功能(100个泊位)一投就是几千万上亿,但现有的营收体量根本支撑不了如此巨大的投资。
 
第三,经营者对市场的定位也出了偏差。很多人把游艇定为一种有钱人潇洒享受的生活,一是导致很多人不敢参与进来,二是太张扬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,反而这几年运动艇或者是小型游艇帆船,到处落地生根,门槛低体验性又很好。
 
第四,实际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公共码头。公共码头就像停车场一样,会促进整个游艇产业的发展。试想如果买艘游艇动不动就要先买个昂贵的会籍,玩船气氛也没上来,停泊的费用又高,价值没得到体现,买船的人也很郁闷。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船不比国外的差,在国外你会发现,大部分的船都是破旧的船,特别是小船(快艇、钓鱼艇),只是我们对游艇的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,而且目前中国人的观念不喜欢去玩水,这是比较糟糕的。与国外同行交流发现,国外游艇/帆船80%是40英尺以下,但他们气氛、文化、内容很丰富,特别是各种赛事、活动值得我们借鉴。
 

 
2. 海之蓝:国内码头建设的安全标准、环保等方面,跟国外相比有什么区别?这个问题好像也反映我们行业里面的一些状况,您怎么看?
 
刘洪辉:第一,我们在国外也参与很多游艇码头项目建设,国外重视前期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,政府规划某个地方发展游艇码头,码头建设有相应标准,后面的问题就反而就很小。而在中国从一开始就很复杂,限制条件太多。另外,中国现在码头的申报流程和方式是套用港口法的标准,而且港口法是60年代订立的,后面虽然修订了一两次,但主要内容没有变,大部分是属于商业目的,作为港口、岸线、水域、环保申报的条件,门槛非常高。
 
第二,安全和监管责任划分不清晰。国外是没有安全隐患就行(前提是国籍证书、船舶证书、驾驶证三证合法),运营备案即可,如果有问题是你的责任你买单。但在中国,游艇行业本来就是小众行业,且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,却还要用这么高的标准来限制它。目前是以船舶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游艇,导致出现如成员限制12人以下、船艇不能运营、水域限制等规定,有点不可思议。
 
第三,国外更多关心的是码头的工程品质和整体规划的合理性,在国内所有的东西都管,到现在又变成所有的人都不管,这就非常糟糕了。这两种方式的导向是不一样的,得出的结果自然就不一样,比如现在很多游艇码头规划选址都出现问题,进而导致防台、防汛各种问题频发。
 

 
3. 海之蓝:投资游艇码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?
 
刘洪辉:投资建造游艇码头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。第一是风险性,包括项目的合法性、科学性和工程可靠性,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。第二是商业模式,而且商业模式应该是盈利的保障,但到现在为止,这个行业还没有真正出现比较好的、成熟的商业模式。
 
谈到盈利模式,首先我们应该把游艇定位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,明确定位以后,就会跟那种高大上显摆的方式分离开来。我们国家经济收入、消费结构是橄榄型,中产消费人群基数非常庞大,游艇也有丰富的内容支撑他们的消费。第二,从收益来讲,到目前为止,游艇的商业出租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,如果哪一天普通大众市场消费排在第一位的话,这个行业就真正的蓬勃发展起来了,其次才应该是商业或者带有某一种目的的商务活动。第三,应该有多样性的玩乐内容来支撑游艇或者帆船的消费,如游艇旅游、潜水、海钓等,其中帆船是最好的方式,因为它使用成本相对的是非常低的。第四,游艇俱乐部或者帆船港平台,更多的业态还是要在这一平台上做一些延伸,比如酒会、宴会、餐饮、商务活动、酒店等等,再延伸就是像海天盛筵这样的展会、论坛或者活动。
 
投资一个游艇港,肯定会面临靠什么来赚钱这个问题,也就是盈利模式,所以一定要做多种运营方案,包括培训、水上运动、常用配件商城等所延伸出来的产业链,围绕船艇的消费形成一个圈子,从经营和盈利模式的细化或丰富内容来支撑长期发展。在国外通常是结合于旅游和运动,这两个板块紧密结合,形成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,实现常态化。目前,国内大部分游艇都是闲置的,所以如何把游艇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,是盘活整个游艇产业的关键。
 
此外,中国至少一半以上的游艇码头都跟地产关联,这会带来一个最直接、最致命的问题:几乎没有管理,配套的码头也很少能发挥真正的作用。从经营的角度来看,大梅沙、浪骑或者鸿洲游艇会的经营模式应该是属于可以复制或者是模仿的,但是这种案例的成功,跟天时地利人和有一定关系,特别是时间段。以前一个会籍可以卖到100多万,现在很少人去买了。当某个东西不会产生价值的时候,其实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,所以我认为投资游艇港应该特别注意商业模式和经营风险的控制。
 

 
4.海之蓝:在最初立项的时候,游艇港的定位会不会关系到未来的发展?很多后来新建的游艇港,条件比之前的更好,但反而还是发展不起来,是什么原因?
 
刘洪辉:会的,现在很多游艇港建成了却没什么人,这是非常可怕的。问题在于立项的时候,初心不纯,可能是几个人脑袋一发热拍板建的,对后面的发展没有深入考虑?至于新建的条件更好的游艇港为什么没能运营起来,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,一是市场的接受度,也就是这些玩船的人的基数还不够大。第二就是玩船的目的和价值,比如新加坡游艇会不仅可以让会员在里面常年居住,消费也不高,氛围也非常好,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去游艇会消费,真正的享受游艇生活带来的乐趣。在玩船氛围这点上,香港更明显,香港压力太大,很多人通过玩船来释放压力,即使一周玩一次,但形成规模后,这个群体的基数就非常大。另外,游艇会提供的服务,除了能满足有船的这一个群体的需求以外,也满足了社会的某一些功能需求,比如社交等,这更加让大家觉得去游艇会消费不是一种奢侈的享受,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,大家都能享受的生活方式。
 
反观国内太单一了,而且一进去就给人带上奢侈的帽子,让人心里产生隔阂,而且会籍动辄几十万上百万,有些根本卖不出去,可以设置一些便宜的消费类会籍,形成差异化,吸引更多的人也能在游艇会里面消费,引导他们接触、参与游艇生活。
 
 
5.海之蓝:目前很多在运营的游艇会都是不盈利的,是不是因为的投资金额太大,周期太长,容易产生累积成本?
 
刘洪辉:对,现在投资一个游艇港,特别是沿海的游艇港,至少应该要5000万以上,以常规的运营方式和项目收益,很难实现盈利。第二点,中国目前制度的情况下,中间环节越多,成本越高,审批时间长,可能还没正式开始,最少300万、500万甚至上千万的前期费用就已经花出去了,万一中间某个环节或者部门出了问题,耗费的时间和成本就更大。第三点,上面也提到,目前的收益支撑不了它的正常运营,所以码头泊位建多少也是个问题,低于300个不划算,没有规模效应,但如果建300个以上泊位,成本就更高,没有盈利模式更难回本。
 
中国目前的游艇码头和俱乐部,泊位闲置率至少60%以上,很多游艇港建起来了,泊位也不少,但就是没船,也没人专业管理、运营。这时候类似酒店承包运营或者托管运营就可能会慢慢出现,值得借鉴,将游艇会交给专业的人或者团队运营。但不管是承包运营或者托管运营,在中国,有可能会面临一个常见的问题:刚有点起色可能就会被业主以各种理由挤走,收回运营权,但业主接手后又再次垮掉,这是一个最可怕的现象。没有契约精神,这也是中国特色。
 

 
6.海之蓝:中国很多游艇港的空置率过高,会不会是我们高估了市场的发展?
 
刘洪辉:是的,游艇港从最开始的立项定位,到规划建造最后推出市场,周期比较太长,但市场在变化,就像现在有些几年前建造的新的游艇港都是大泊位,但建成后发现市场已经改变了。整个中国游艇的自然增量是有的,至于为什么说行业不好,可能因为达不到消费者的期望值,游艇的价值没有实现,没有内容,也就没有持续性。
 
7.海之蓝:现在游艇港的建设,有没有明确的标准?这套标准是哪个部门在管?多少泊位以上认定是游艇港?
 
刘洪辉:肯定有的,这套标准交通部2014年已经推出。我们在2009年参与编制交通部《游艇码头设计规范》,主要是参照国外行业规范并结合中国港航标准,里面包括对港池、游艇泊位的技术要求和标准,防风等级、波浪和涌浪对港池内的影响等都有详细的要求。游艇码头、游艇港,或者叫帆船港,名称是没有约定的,可能文字上有很多种理解方法,但是从它的属性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,比如像停车场一样,不能说这个是大停车场,那个是小停车场。如果是前面因为编制的时候是以游艇码头这个名称来命名的,则后面出现的所有标注都是用这个名字。我们几乎学习了国外所有的行业标准,如《英国游艇港标准》、《澳洲游艇码头标准》、《美国游艇码头标准》、《日本游艇码头标准》等,其中日本的标准最专业最详细,英国的标准对生态和环境要求最高。最后,没有规定多少个泊位才能认定是游艇港,但我理解应该300个以上,基本配套完善,并能满足船舶停靠、补给、维护等基本要求。
 

 
8.海之蓝:有时候会发现有一些码头泊位质量比较差,却能成功推向市场,那么,游艇港的验收标准是怎样的?
 
刘洪辉:首先,什么叫游艇码头或者游艇港?综合意义来表达就是港池、浮码头、防浪堤、桩基础、航道,以及岸上设施的整体组合,统称为游艇码头或游艇港或帆船港,这应该是全世界通用的,无非可能是在英国,编制的时候喜欢写游艇港,在澳洲就写游艇码头而已。所以游艇码头是一个是为游艇服务的,提供停泊、防护以及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体,而不是单独的一个浮动码头或某一个设施。
 
我们熟悉游艇码头行业国内外标准,也在很多国家设计施工游艇码头项目,目前中国的加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并不比国外同行差,只是国外在细节处理上比我们成熟,经验更加丰富,综合性价比比我们优势明显。
 
游艇码头设计的好和差,应该要有两个概念。第一是工艺,它的用工和材料一看就很好或者太差的意思。第二就是工程技术参数和标准,如防风防浪等级、避风的要求、定位桩和港池的要求、港池内的波高的要求等综合性要求。特别是考虑台风的影响时,首先要考虑港池位置是不是最佳的防台/防汛的位置;第二,淤泥回淤会不会很严重,进出航道是否便利;第三,风浪来了游艇港应该要达到什么样的防护等级要求。中国的验收标准主要是参考港口码头竣工验收标准,由业主单位、主管单位、设计单位、监理单位等组织验收,国外则相对简单。
 

 
9.海之蓝:在设计港池的时候,理论上一条浮桥的长度有没有规定不能超过多少米?
 
刘洪辉:我们参与国内外多个重大游艇港项目设计施工,积累很多的实际操作经验,浮桥的设计主要有宽度和长度,宽度的设计有两个因素决定,一是浮桥上服务的人和船的性质,如果停泊的都是小船,宽度是2米至2.2米就可以了。如果全部是大船,就要增加到2.5米或者3米。第二是使用的功能,停靠船还是可能要做展览、水上运动或者培训等活动,后者的话就要加宽浮桥,而且要重点加宽某一指定的位置并加大承载力。
 
至于浮桥的长度没有确切的规定,但设计时也有两个因素来决定,第一个是长度必须要能满足服务功能,包括人流在内。第二点,在受外力的时候,浮桥越长越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扭断,正确的处理方法,60米或者80米会设置一个活动节来消除应力。
 
10.海之蓝:在规划、建设游艇码头时,如果业主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,应该怎么办?
 
刘洪辉:这个问题非常好,我们也经常碰到过这种情况,我们现在有一套完整的流程,首先,我们会给他一份文字性的项目建议书。第二,无论是在设计、工程建设还是后面经营的阶段,假如产生了分歧,我们同样会把我们的意见和建议用书面语言的形式告诉业主,并告知可能带来的后果,实话实说,不会有任何隐瞒,所以基本不会存在障碍。
 

 
海之蓝:感谢刘总接受我们的专访,也希望刘总对于游艇港从建设到运营的独到见解,能给游艇码头/帆船港投资人及运营者带来些许提示,再次感谢刘总接受我们的专访。
 

友情链接: 免费资源 铝卷厂家 木别墅 千斤顶 太原铝单板 数字营销 半圆管 高铝砖 vr云展厅 友情链接 烟气预热器 活动板房 游艇销售 集装箱房 排污泵 北京建筑加固 塑料浮子流量计 宁夏玻璃钢水箱 天津二手集装箱 龙门架厂家 游艇码头 包装板 回收塔 食品检测 室内LED显示屏 爬楼机 螺柱焊接机